Search

《前進南極點》展覽: #送出兩張門票請見留言的參加辦法
 
若說我們現在所生活的...

  • Share this:

《前進南極點》展覽: #送出兩張門票請見留言的參加辦法
 
若說我們現在所生活的氣候環境是舒適的,那麼在這地球上最極端、最不舒適的居住環境,大概就是極圈了。
 
 
還記得三年前第一次踏入瑞典北極圈內,是剛過永夜的一月份,一整天看不見太陽本人、只有些微的天光亮度變化,視線所及之處全是一片白茫茫,僅有挺立在冰天白雪中的樹木山嶺,用黑灰色階輕描淡寫地勾勒出大地的輪廓。
 
 
吸進體內的空氣刺骨冰冷,吐出去的體溫水氣一下子化作冰晶沾黏在睫毛頭髮上,包不住的臉部接觸著從沒感受過的低溫,風吹過肌膚時,彷彿把意志力也一併帶走。
 
 
最冷那一晚,氣溫降至零下 34 度,我穿上三層厚襪子套入雪靴中、裹著五層厚衣再穿上專業雪衣,只不過是在雪地上等待著極光,從腳底竄上來的冰寒與逐漸僵硬失去知覺的身體感,都讓我極為難受,不時便衝進升著火的帳篷內讓身體解凍,然而恢復知覺隨之而來的麻、與刺痛,更是令我至今都深刻記得。
 
 
那兒不過才北緯 68 度,距離真正的極點還差得遠呢。
 
 
於是當我聽到有台灣團隊,靠著雙腳在環境更為嚴峻的南極大陸行進 30 天,成功抵達南極點,令我大感佩服,甚至難以想像,也讓我對這趟《前進南極點》計畫內容產生興趣。
(前往南極的團隊成員有:橘子關懷基金會創辦人劉柏園、宥勝、教練陳彥博、林語萱、吳昇儒、與導演楊力州和其攝影助理)
 
 
展區模擬了南極環境,並把團隊使用的工具、裝備、食材、和當時的生活樣貌重現,後勤團隊所使用的數位應用也能透過現場解說員的介紹中看見整個計劃的資源運用。《前進南極點》不僅僅是一場突破,冒險亦不是賣命,而是需要縝密的規劃和足以應變的特質,事前的體能訓練、過程的心理狀態調適,是我觀展過程中覺得頗有意思的內心碰撞。
 
 
更多展覽內容請看照片圖說,或親身走進展場感受,因此想送出兩張展覽門票,邀請你前往觀展,辦法請見留言區說明。
 
 
【去你的南極 Go! Go! South Pole 】冒險特展資訊
➠ 展覽時間:11/30(六)10:00~12/08(日)
➠ 展覽地點:台灣台北市松山區光復南路133號 (松山文創園區 四號倉庫)
➠ 活動詳情:https://pse.is/MTM79
➠ 官網:https://reurl.cc/zyXYzV
#去你的南極
#Go!Go!South Pole
#冒險的地平線
#前進南極點計畫
#Letsgo


Tags:

About author
有關旅行、運動、戶外、徒步、登山健行 、生活等
Creya,諧音「可以呀!」 台北人,旅行、運動、徒步是生活的養分,在生活中旅行是實踐,在這裡看見的是生命故事。 聯絡及合作:[email protected] IG : creyahsu
View all posts